• 返回首页
  • 广州国际轻纺网-广州国际轻纺城官方电商平台 欢迎您!
选择语言
分享到:

产品

商家

资讯

  • 返回首页
  • 广州国际轻纺网-广州国际轻纺城官方电商平台 欢迎您!
选择语言
分享到:
您的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详情

《人民日报》报道盛虹石化:贯通绿色负碳产业链 引领石化园区绿色转型

2024-06-12 来源: 全球纺织网

6月12日,《人民日报》刊登文章《江苏连云港发展绿色负碳产业 二氧化碳变身新能源原材料》,报道盛虹石化变碳为宝的创新实践:在行业率先贯通“二氧化碳捕集利用—绿色甲醇—新能源材料”产业链,助力光伏、锂电池等新能源产业发展。


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。盛虹石化走出“全过程减碳”新路径——源头绿色替代、过程节能减排、末端变碳为宝,在流程脱碳和负碳产业链运营上创新实践,推动石化化工领域积累“碳中和”技术、经验,为加快清洁能源转型、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。


自创办以来,便致力于评选出在ESG领域表现突出的企业,以推动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。今年,榜单的评选标准更加严格,涵盖了环境责任、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等多个方面,旨在全面评估企业的综合表现。


制造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碳酸酯需要用到甲醇,通过传统工艺制造甲醇的生产原料主要来自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等,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。如何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原材料来制造甲醇,实现零碳乃至负碳生产?在江苏连云港徐圩新区,一条绿色负碳产业链正逐步形成。


据介绍,石化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被捕集后,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甲醇,随后通过系统管廊进入下游装置,用于制造锂电池电解液溶剂、光伏膜材料等,形成了“二氧化碳捕集利用—绿色甲醇—新能源材料”的负碳产业链。


那么,这个变废为宝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?记者近日走进徐圩新区盛虹石化产业集团的生产现场。


眼前的石化基地犹如一片钢铁森林,到处是铁塔、管道、反应釜和烟囱。工作人员指着不远处一座高高耸立的烟囱说:“这是石油炼化装置的烟囱,我们对其进行改造后,可以捕集废气里的二氧化碳,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甲醇生产基地。”


跟随工作人员,记者来到甲醇生产基地。“二氧化碳被输送到这里后,通过预处理脱硫、提纯,浓度由80%提升至90%,然后与氢气发生化学反应,制成粗甲醇。”工作人员介绍。


一座高塔吸引了记者的注意。盛虹石化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项目负责人吴昂山介绍,这座塔高60多米、直径2米多,是二氧化碳制绿色甲醇项目的主设备之一——主精馏塔。“我们将粗甲醇输入塔内,转化为精甲醇,最终用于生产锂电池电解液溶剂。”吴昂山说。


近年来,为了更好地推进绿色转型,盛虹石化引进绿色甲醇合成工艺,探索进行“碳捕捉”升级改造。“国外的项目年产能只有千吨级,为了让设备满足企业10万吨级产能需要,团队对其进行扩容,提高安全标准,并因地制宜进行工艺的升级融合,最终补足下游产业,形成了完整的负碳产业链。”吴昂山说。


据了解,该项目每年可以回收15万吨二氧化碳,生产10万吨甲醇,可生产5000万平方米的光伏膜。吴昂山说,这些光伏膜形成光伏面板后,每年可产出60亿至90亿千瓦时电,助力绿色低碳发展。


近年来,连云港积极发展绿色负碳产业,大力实施二氧化碳捕集及利用项目。当地相关项目全部建成后,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00万吨,将有效推动石化园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。

上一篇>【商户活动】上产品 增曝光 涨流量 领华为平板 下一篇>冲上热搜!百年顶流品牌百亿“卖身”!生产了全球第一件连帽卫衣,曾遭吐槽“假货比真货还多”

专题图库

视频系列

2024大学生时装周宣传片

2021大学生时装周宣传片

2021大学生时装周指定面料商专题片

2020广州国际轻纺城杯片头

新手指南  For Buyers 采购商服务  For Suppliers 关于平台  Platform
  >  服务条款   >  找供应商   >  关于我们
  >  法律声明   >  找产品   >  技术支持
  >  隐私政策   >  资讯中心   >  联系我们
 
轻纺网移动版 关注微信号
广州国际轻纺城官方电商平台 粤ICP备11047296号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粤B2-20150468 营业执照

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681号